为什么大多数海关数据查询俄罗斯的外贸数据都不准确?
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,为什么大多数海关数据查询俄罗斯的外贸数据都不准确?或者说是根本就没有?尤其是 2022 年之后,几乎是没有与俄罗斯相关的贸易数据。
这里面就说来话长了,实际上涉及多个层面的原因,包括数据来源、统计方法、政策透明度以及国际环境等。下面我们展开来说说。
数据来源的局限性
大多数第三方海关数据平台(如ImportGenius、Panjiva、TradeDataMonitor、汽配快车道等)依赖的是其他国家的出口报关数据来反向推算俄罗斯的进口数据。例如:
- 中国、德国、美国等国家在出口时会向本国海关申报货物信息;
- 这些数据被商业公司采集并用于构建“俄罗斯进口”数据库。
这类数据的问题在于:
- 这些数据只反映了出口国申报的对俄出口,并不代表俄罗斯官方实际进口或统计的数据;
- 俄罗斯的进口可能通过第三国中转(如通过哈萨克斯坦、白俄罗斯、亚美尼亚等),导致原产地申报为中转国而非真实来源国;
- 数据存在时间延迟、信息缺失或申报错误(如商品编码 HS Code 错误、金额虚报等)。
俄罗斯自身的海关数据透明度有限
俄罗斯联邦海关总署(Federal Customs Service of Russia)虽然发布官方贸易统计数据,但其公开渠道的数据更新慢、分类粗略、获取门槛高;
官方数据通常以月度或季度形式发布,且仅提供汇总数据(如国别 + HS 编码大类),缺乏详细的提单级信息(如公司名称、货物明细、运输方式等);
与欧美国家相比,俄罗斯的海关数据电子化和公开程度较低,难以被第三方平台实时抓取和整合。
俄罗斯在海关数据数据管理建设方面相对滞后,包括制裁等影响,也刻意隐藏了部分真实数据。
转口贸易和规避制裁的影响
自 2022 年后尤为明显,几乎查询不到任何数据。
由于自 2022 年俄乌冲突以来,西方对俄实施大规模制裁,导致:
- 大量商品通过第三国转口进入俄罗斯(如通过中国、土耳其、中亚、亚美尼亚、格鲁吉亚等);
- 出口商在报关时可能隐瞒真实目的地,或将货物申报为“本地消费”以规避审查;
- 使用“灰色清关”或非正式渠道清关,导致货物未被正式记录在海关系统中。
这也使得:
- 基于出口国数据的“对俄出口”统计严重低估或失真;
- 俄罗斯官方进口数据也无法完全反映真实贸易流量。
由此造成的查询不到数据,或查询的数据不准确也就在所难免了。
另外,查询俄罗斯的贸易数据时,有些是英文,有些是俄文等,在匹配上存在困难或错误,最终导致的数据不准确。
还有,针对俄罗斯的贸易,因为受制裁影响,结算也受限。于是,一些人干脆就不做,或做起了转口贸易。
因此,俄罗斯的贸易数据在各海关查询不到,或查询的不准确,也就情有可原了。
最后,需要使用海关数据的朋友,可以入住汽配快车道,超低价使用外贸海关数据。